今天达龙攻略网给大家带来有关龙刻攻略的内容,以下关于2017山西五一旅游攻略,山西五一去哪玩比较好?-凤凰古城旅游攻略景点必去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湖南适合元旦短期旅游的地方有木有?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之美,美在画中景,沱江水、吊脚楼、藻井浮雕飞檐翘阁;凤凰古城之美,美在诗中人,俏生生的苗妹子、长布裹头的老妈妈、笑嘴伢儿白首翁;凤凰古城之美,美在传说事,湘西苗王民国总理、土匪巫师落洞女。这眉眼盈盈的小城,像是一个青色的传.
凤凰古城之美,美在画中景,沱江水、吊脚楼、藻井浮雕飞檐翘阁;凤凰古城之美,美在诗中人,俏生生的苗妹子、长布裹头的老妈妈、笑嘴伢儿白首翁;凤凰古城之美,美在传说事,湘西苗王民国总理、土匪巫师落洞女。这眉眼盈盈的小城,像是一个青色的传说,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古貌犹存。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2001年12月17日,凤凰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地因人传,人杰而地灵。文学巨匠沈从文一曲《边城》,将他魂梦牵涉系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荡气回肠,也将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自称“刁民”的书画大师黄永玉,走遍了世界,却固执地用一座匠心独运的“夺翠楼”书写他浓烈的恋乡情怀。所以在凤凰,缘于对文学家的景仰,你可以去中营街看看沈从文故居和听涛山上的沈从文墓地;缘于对著名美术家的神往,你可以去看看黄永玉先生修葺的“夺翠楼”…… 古城外围,有风景秀丽的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等风景旅游区(点),以及民族风情浓郁的山江、苗人谷等苗家村寨。
特色景观
沱江
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伟。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陈斗南古宅院
凤凰古城陈斗南宅院建于清光绪28年(1902年),占地面积366.6平方米,由前进、天井、中堂及后进组成,为四水归堂回廊式院落,四周防火墙高深严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宅院是民国时期的将军府,陈宅出了两位国民革命军少将,陈斗南将军(1886-1931),1924年-1925年间与贺龙为湘西巡防军同僚,关系密切。1926年参加第二次北伐,1928年年间贺龙领导工农革命军时在鄂南、湘北闹革命受挫来湘西,陈渠珍委派陈斗南支援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1931年患恶口疮抢救无效,病故于汉口医院。
东门城楼
东门城楼位于城东,紧靠沱江,原名“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东门城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城门下部由紫红砂岩砌成,上部城楼则用古砖砌筑。城门宽3.5米,高4米,呈半圆拱,两扇城门都用铁皮包裹,用圆头铁钉密钉,牢实坚固。城墙修筑全部用红砂条石,精工细钻,规格一致,城墙厚0.8米,下部内外两侧用条石加石灰浆砌成,中间填以碎石粘土,层层夯实;顶部的中间填充物改为石灰、鹅卵石、黄土拌成的三合土,厚约0.33米,上面铺以红砂块石。城楼高11米,大门上方有枪眼8孔。歇山屋顶,覆以腰檐,飞檐翘角,精美壮观。
沈从文故居
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古城特色。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拔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故居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69年6月25日(农历)熊希龄先生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天生聪慧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熊先生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这位风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当时国民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杨家祠堂
杨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龙刻凤,戏台为穿斗式,正殿为抬梁式,整个建筑做工精细,极富民族特色,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祠堂坐落在县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系镂空雕花,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虹桥艺术楼
虹桥横卧于沱江之上,风雨楼以它的壮观和俊美拔然而起,这其实就是成了一道重叠的风景,这道风景,由下而上、由古而今穿越着六百多年的历史。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颇信风水的凤凰人都说,这座桥斩断的是一条龙颈,令一条巨龙身首异处。怪只怪那位和尚出生的安徽小子朱元璋,听信一位从昆仑山开始追索一支龙脉,经云贵高原来到五寨司城的阴阳先生的谗言,说这儿屏立南郊气势非凡的南华山和与之一脉相承一头扎入沱江的奇峰,就是他要寻找的龙头。并由此推断出总有一天这地方会有人出来问鼎中原,真命天子将出。那位朱皇帝岂能允许边远的凤凰有他潜在的对头于是朱笔一勾,龙颈被斩,凤凰风水遭毁灭性破坏,凤凰再也出不来皇帝了。
南方长城
中国南方长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2年)长城南起与铜仁交界的亭子关,北到吉首的喜鹊营,全长三百八十二里,被称为“苗疆万里墙”,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其中大部分在凤凰古城境内贯穿而过大致经过新凤凰营、阿拉营、古双营、得胜营、镇溪营、振武营。城墙高约3米,底宽2米,墙顶端宽1米,绕山跨水,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脊上,沿途建有800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哨台、炮台、碉卡、关门,当时沿线一般驻有4000-5000人的军队,最多时曾增到7000人左右。今天我们只能看到时断时续的城墙和一些保存完好的城堡。苗疆长城是中国长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存在任何争议,景点应和北方长城一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
黄丝桥古城
黄丝桥古城始建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湖南省志·地理志》:“唐置渭阳县,县治在今治西南,此地现名黄丝桥”),经宋、元、明、清各代改造修葺,建国后省县政府又拔款修复,形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石头城。古为屯兵之所,是历代统治者防止西部苗民生衅的前哨阵地。黄丝桥古城系青石结构建筑,城墙高5.6米,厚2.9米,宽2.4米,东西长153米,南北长190米,周长686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筑城所用石料皆采石灰岩的青光石,小的也有1000余斤。石面精钻细凿,石面平整,工艺考究。砌筑时以糯米稀饭拌合石灰为砌浆灌缝,使数百米城墙,浑然一体,坚固牢实。古城开有三个城门,均建有十余米高的清式建筑格局的高大城楼,东门城楼题“和育门”,西门城楼题“实城门”,北门城楼“日光门”。三个城楼的屋顶均为歇山式,下层覆盖以腰檐,上布小青瓦,飞檐翘角,分外壮观。
奇梁洞
奇梁洞位于县城北四公里处,属典型的碳酸盐岩洞,该洞以奇、秀、阔、幽四大特色著称。洞长6000余米,共分五大景区:即古战场、画廊、天堂、龙宫和阴阳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连。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飞瀑于一洞,由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构成了一幅幅无比瑰丽的画卷。一条小溪穿洞而过,水流平缓,灯光打在岩壁上,皱襞倒影在水中,如梦如幻。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打在石笋、石幔及石花上,营造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在洞内有一大厅,据传是苗民纠集的地方,厅里立着一块带一个小孔的石头,对着小孔“呜呜”地吹,整个大厅会回荡着低沉的号角声,当年的苗民就是用这种方式传令的。
勾良苗寨
勾良苗寨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西北部落潮井乡勾良村,距凤凰古城29公里,是典型偏僻而原始的生红苗部落,全寨分为上、中、下三个自然寨共有300多户人家,1000多人口。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湘黔结合位上,中原汉文化与西南楚巫文化在这里碰撞整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产生许多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勾良苗寨始建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79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素有“苗疆第一寨”之称,它民俗风情浓郁、风景秀丽,有苗家巫术绝技表演、古妖潭瀑布群、茶龙洞瀑布等风景。寨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交辉映,构成一副绚丽多彩的生红苗部落画卷,以古、峻、险、奇、秀闻名。还有乾嘉苗民起义军扎营地,官匪争斗的古战场及诸多古遗迹,该景区雄奇,地形险要,那里不仅有凉冽干醇的苗王泉,美丽异常的古妖潭瀑布群,还有极富传奇魅力的青龙山,有集美学、建筑学于一体的苗寨,还有惊心动魄的苗家绝技……
沱江吊脚楼
沱江河是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伟。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崂山南线导游词3篇
崂山南线导游词 范文 1: 太清宫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
崂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说,相传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而今可数者有十七处。据《太清宫志》记载:太清宫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0公元前140年),为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人张廉夫所创建。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生于汉文帝九年,官至上大夫,后弃职入道。精研玄学,入终南山学道数载,得师传道,来崂山之阳,临海之滨,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神位。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神像,名曰“太清宫”,这就是太清宫的由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朝末年,李哲玄东游崂山,又扩建殿房,供奉三皇神像,这时,太清宫已初具规模。五代十国时期,道人刘若拙游至崂山,对太清宫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处机从昆化山来崂山讲道。从此,崂山道教,包括太清宫名扬天下,天下道众多慕名而来,有的在此隐居潜修,有的在此著书立说。如张三丰、徐复阳等均在此修过道。
明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太清宫发生了一起僧道之争。僧人憨山大师与道人耿义兰相互争夺太清宫庙址,官司一直打到金銮殿,历时十多年,终以道人胜诉而告结束。现太清宫前“海邱夺遗址”碑刻的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邱寺于宫前,二十八年皇上降旨毁寺复宫,就是记的这件事。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
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香玉》篇里所记的“香玉”、“绛雪”的 故事 ,据说就是院中一棵红牡丹和这棵耐冬的化身。
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
《胶澳志》载,明霞洞“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6年)”,洞巅“明霞洞”三字,相传为邱处机所书。名道孙紫阳曾潜修于此。洞外石壁上嵌刻的《孙紫阳疏》载有其修行的始末。元代在洞侧建有“斗母宫”,奉佛教。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重修时又建“三清殿”一座,清末建“观音殿”一座。据说,这里曾有过僧、道交替的历史。
明霞洞地势高旷,景色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烟尘远隔,空气清新,再加坡上坡下苍松翠绿,修竹滴翠,清泉飞鸟,奇石屹立,不但怡静,而且特别清幽。
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上清宫创建于宋初,原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至宋末已废圮。元代大德元年,通玄弘教洞徽大师__明,鸠工重修了上清宫。
上清宫有前后两处庭院和偏院,殿宇房舍二十八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前殿旧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
上清宫内古树参天,其中一棵银杏胸径2.53米,横出粗枝上有三个乳状树瘤,极为罕见,据说一千年方能长出一个。大殿之东的偏院有一巨石,名“道山石”,与道山石斜对的石崮上,刻有邱处机的《青玉案》词一首。宫西有一块圆丘形弧石,名“熬山上清宫”,还刻有邱处机咏崂山七绝十首,石下有一口清泉,名“圣水泉”,为崂山名泉之一。
龙潭瀑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合成一道长约30米,宽约5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崂山南线导游词范文2:
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 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 446 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 87.3 公里,主峰高 1133 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 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如同一颗珍珠项链,串连着无数个景观.我将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南线上几处主要景观.
基本旅游线路(南线):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 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 素称"北国小江南".太清宫占地 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2500 平方米.庙宇共 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 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 农","轩辕"三帝.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 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 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 院.明霞洞地势高旷,景色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 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烟尘远隔,空气清新, 再加坡上坡下苍松翠绿,修竹滴翠,清泉飞鸟,奇石屹立,不但怡静,而且特别 清幽.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 "上清", "下清", "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 "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 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 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 500 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 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 30 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 合成一道长约 30 米,宽约 5 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 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 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 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 1981 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 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青岛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家园.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辉映出青岛多彩的身姿,赤礁,细浪,彩帆,金沙构成青岛靓丽的海滨风景线,史文,宗教,民俗,乡情,节日庆典赋予青岛旅游丰富 的内涵.浓缩近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具有典型欧式风格的多国建筑,形成了 青岛中西合璧的都市风情.今日的青岛如此多娇,明天的青岛将更加美好.
"青山碧海映红楼,仿佛人在画中游,天上人间无觅处,岛城美景胜瀛洲".
崂山南线导游词范文3:
此次旅行我选择了崂山南线游,因为南线有流清(乘车观海佳地)、太清(崂山最著名道观所在地)、棋盘石(佛教特色)、仰口(海滨度假胜地)四个风景区,他们是一票制,而且在同一游览线上。巨峰(崂山顶峰)、北九水(山水结合的峡谷风貌)、华楼(花岗岩叠石风貌)三个景区等以后有时间去青岛的话,还会去的。
8月中旬的一天早晨五点多,收拾完毕,吃完早饭,8:30坐公交车到达了崂山南线风景区的总入口——大河东售票服务中心。向态度热情的售票员说明是在同程网上预订的门票后,不一会儿就拿到了两张预定好的优惠门票。感谢同程网及这位既漂亮又服务热情的年轻售票员。
售票处紧邻东面就是进山验票及乘旅游车处。上了舒适宽敞的空调旅游大巴,不一会儿人坐齐了。乘车沿途在流清景区欣赏着浩瀚的大海、出海的渔船、龟山……沿山路折转,约20分钟,到达了崂山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太清(崂山最著名道观所在地)游览区。
第一站在八水河停车场下车,先游览八水河景区。八水河区域为爬山线路,沿八水河而上,可以观龙潭瀑水库,游千年上清宫,沿曲弯小径穿林登山,能到达的终点为崂山著名道观明霞洞。这儿面临大海,山色清秀。下车后,首先在“海上名山第一——崂山”旅游标志前留影,向东行2分钟,左手边上山的石台阶就呈现在眼前,开始爬山了。沿途南方人摆的旅游摊位很多,游客也不少,一点也不寂寞。上行不久,右手边龙潭水库的大坝耸立在眼前。库水清澈,水波不兴。随着台阶的上下起伏,不久左手边就来到了著名景点龙潭瀑。龙潭瀑又名玉龙瀑,位于崂山南麓八水河中游。八水河流至此处跌落于深潭,水如玉龙,吐雾喷雨,景色壮观,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龙潭喷雨”。周至元有诗赞曰:“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游客贪清赏,斜阳不忍归。”瀑布旁边的山崖上,有刻的大大的“龙吟”两个字。水潭左边大石上, 雕刻 着一群海军战士在水中勇救落水学生的塑像,还有一身穿海军服的战士的雕像毅然耸立,让人看后肃然起敬!
山路两侧不时传来或大或小“哗哗”的山泉水流下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了崂山的灵气。泉水边不时有游客洗脸、洗手以解除疲乏。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过一段平地,前面就是上清宫了。门外生长着一棵千年银杏树,高耸入云。买票进入(每人三元)这个二进院落,首先是通道两旁的两棵巨大的银杏树,高耸参天,硕果累累,古朴沧桑。过一个上写上清宫字样的大门,正对“寿”字迎门墙,来到干净优雅神圣的院落。正面是一个大大的香炉,后面大殿,两侧配殿。供奉着道教始祖,玉皇大帝等神像。塑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院内香气缭绕。正院左侧的小院内,尽头一块大石上,刻着得道高人作的崂山有关的诗句。院内游客不多,清静典雅。出上清宫,沿宫墙右侧石台阶继续上行,山路曲折,山花点缀,云雾缭绕,山泉潺潺,松涛阵阵,如入仙境。几位韩国游客不一会儿就超过了我们一家三口。我们身上略显潮气,但是却凉爽,越向上走,越感到仙山的诱惑。过了福寿石,上行约5分钟,就到了著名的道观明霞洞。
购买含有导游费用的5元一张的门票进入。导游给讲解了明霞洞的来历,据说山东沿海某县一位眼睛失明的村民,在此修炼,忽一日复明,睁眼一看仙气萦绕,满眼霞光,以此下决心更加苦练修行,得以有明霞洞的来历。进入潮湿低矮的洞内,里面有一张高僧打坐的石床,洞内可容纳十几人的样子,洞的尽头有接入的电灯。下面红布包裹的长条台子上有一个木匣,中间有一个小孔,导游说是可以免费从里面拿个锦囊。此洞非原洞,原洞因为有一年下大雨,山石滚落淤积把洞口堵住了。道人和山民一起在距离原址左侧几米远的地方,重新掘洞,以利修炼。洞口外面崖壁上有刻的“天半朱霞”四个蓝色字体,洒脱大气清秀。原洞口前面两颗大银杏树茁壮成长。再向前是道观的大殿了,导游把拿锦囊的游客领到了写有“法物流通处”的一间大屋子里,里面有人接待。导游的解说就结束了,大殿就一点儿也没有介绍!我们拾阶而上,透过一棵开满红花的大树看到了供奉碧霞元君神像的大殿。沿大殿左侧狭窄的通道上行,有一处院落正在建设,里面的大殿初具规模,但是还没有竣工。返回主殿的右边,一个精致的石亭子下面,有一个涑玉泉,泉水清澈见底。泉水旁边有一个供奉龙王的石洞。明霞洞院落外面云雾缭绕,只有一颗大大的银杏树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恍若来到天堂的感觉。
沿山路下行,走另一条下山到达上清宫的路。沿途寂静,没有遇到几个游客,头顶右侧的观光缆车里德说话声倒显得杂乱了。路边的一些小摊位没有了摆摊的人。过一片茶园,山路转折,眼前豁然开朗,上清宫的外墙就在眼前了。一路凉风送爽,一路泉水歌唱,一路心情舒畅。
在八水河停车场上车,再游览太清(崂山最著名道观所在地)景区的太清宫景区。据说太清宫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由于被远处巨峰和近处七峰环抱,阻挡住冬季北来的寒冷气流,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近似亚热带小气候、小环境,因此既无寒冬,又无酷暑,温和湿润,植物繁茂,品种繁多,所以有“小江南”之称。崂山太清宫的石牌坊高大气派、威武壮观。牌坊上雕龙刻风、花草、祥云、十二生肖、福禄同帧。石雕堪称艺术佳品。过石牌坊,左手边一块大石上刻着阴阳鱼的标志,旁边上书:全真道教天下第二丛林。真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再向前行,购买每张20元的太清宫门票,来到太清宫第一道大门前,门上匾额“崂山太清宫”是上一届国家主席的题字。验票进入宽敞的院落。通道两旁钟楼、鼓楼,再向前两侧两个配殿,分别供奉不同的神仙,继续向前走,来到一处开阔广场,广场北面就是崂山太清宫的第二道大门了,据身边的导游说男女进这道门还有说法,中间一门平时不打开,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左右有两个侧门,男左女右进入才好。道家不走回头路,如果信奉道家的话,整个太清宫的游览,那就向前行,不重复游览,所以,太清宫景区的出口并不在这儿,想留影的话,随游览随拍照,不要留下遗憾啊。可是要注意,景区内所有的宫殿及内部的塑像等都是不允许拍照的。
我们就在这广场前银杏树下的石凳上开始午餐,随身背着的背包起了用场,吃的、喝的一应俱全,就这么边观景,边用餐既方便实惠,又别有一番滋味。吃饱喝足,也有了更多的精力,那就好好游览这美丽的风景吧!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返璞归真”的内涵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三面环山,前濒面海,四季葱茏赛江南。现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有房舍150余间。太清宫共分三个独立院落,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围墙,单开山门。
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
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殿内塑有天、地、水三官以及真武、雷神等神像。院内有紫薇、银杏、牡丹、耐冬等花木。特别是正殿前院的两棵干粗合抱的耐冬(山茶花),一棵开红花,一棵开白花,每逢冬尽春临之际,拳头的花朵开满枝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花期持续三个月。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据说这两棵耐冬,是明永乐年间道士张三丰从海岛上移植于此。
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汉代所植。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有许多景点和刻石。因此,太清宫一带就成了崂山游览区的中心。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多次以崂山为背景。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当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优美 神话故事 《香玉》,写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相恋的故事,为《聊斋志异》中的佳作。
太清宫景区的名胜有:蒲松龄塑像、神水泉、龙头榆、摩崖石刻、崂山道士穿墙处、观海亭、连环洞、道家功夫表演、道教音乐演奏等。
由于我们一家三口是单独游玩,有好多清净怡人的景点导游都没有带领游客参观,我们三口却可以自由自在的欣赏、游览。心情也很舒畅,尤其是当我们坐在观海亭上,舒展心胸,静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切烦恼忧愁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听说在太清宫,偶尔还可看到“海市蜃楼”奇景。太清宫的“神水泉”是崂山名泉。崂山的特产矿泉水,有人誉之“积年之疾,一饮而愈”。
随着前面的游客出景区大门,坐上旅游车又前往棋盘石(佛教特色)景区。山路沿海边延伸,靠里侧是清秀的大山,不时看到有清澈的溪流,高耸的水库大坝,沿途经过滨海的青山村,青砖红瓦,碧海蓝天,渔船有的整齐排列,有的出海劳作,一路景色变幻,让人看了不由赞叹这眼前的美景。
不觉到了棋盘石景区。该景区是崂山景区的佛教精品线路,有华藏世界山门、法显雕塑、砥柱石、于七雕像、华严寺、那罗延窟、望海门等10个著名景点。华严寺是崂山上唯一现存的对外开放的佛教寺院。初建于清代顺治年间。下车后,上行不一会儿,右手边一个已经封闭的山路,上行2分钟就看到了于七雕像。他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螳螂拳的创始人。折返回上行的公路,路左手边的停车场中间有一个古代著名的法显和尚的塑像。过验票处,观音广场中央的巨大玉石南海观音站立塑像慈眉善目,令人不由心生敬意。观音塑像下面的基座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等的生活画面,如呼之欲出。沿石阶上行,前面又一巨大的山门——华藏世界门呈现在眼前。山门上雕刻的大型佛像众多,令人目不暇接,望而生畏、生敬!
通过华藏世界门,神奇的画卷次第展开,令人目不暇接。山路转折,山花散发着悠悠的香气,游客神清气爽。逐渐进入佛教的大千世界,路边“缘”字开始让人领悟佛学的内涵。前面山崖下,一组大理石刻佛像呈现在眼前。佛像神态各异,慈眉善目,有普度众生之意。山路转折,一个奇怪的大石在路左边向路中央伸展。仔细一看,像是一张生气、丑恶的人脸,过了大石,向后看,就成了一张笑脸了,真的是很神奇的一块石头。它寓意着学佛、参佛后,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身上有了佛的喜气,摒弃了丑恶等一切恶念,烦心事,发自内心的学佛后的喜悦溢于言表。前面就是华严寺了。寺内香烟缭绕,游客众多。祥云笼罩,心生喜悦。主殿内供奉释迦摩尼塑像。观音、文殊、普贤菩萨、送子娘娘、眼光娘娘等都有供奉。本想参观寺庙后面的寂光洞,得知已经关门了,很遗憾。院外放生池内鱼翔浅底,自由自在。塔院内塔林肃穆,于七的佛塔显赫,绕塔一周,以示敬意。后面山坡上还有其他共11位高僧的墓塔,大小、形状各异,分列道路两侧,沿此路走约20多分钟,可行到那罗延窟,因为时间关系,没能上去一睹“世界第二大窟”的那罗延窟。还可以登凌空高悬的仙翁棋盘,观于七雕像,重温不屈的民族精神。还可以登日起石,在近海的高山观赏崂山之日出,华严寺这幽静的寺院,神秘而又神圣,令人流连忘返。
等车前往仰口风景区时,已是接近下午5点了。听说是夏季下午从仰口景区返回大河东游客服务中心的末班车是5:15分。那就碰碰运气吧,来一趟不容易。等来了一辆去仰口景区的车,沿途风光无限,来到景区入口,下车后,被告知,已经快到5:15分了,这个末班车马上就走,匆匆看了看仰口景区湛蓝的大海,验票后就返回车上,一路与一位南方的游客聊着天,不觉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一路顺利到达大河东游客服务中心,结束了一天的崂山旅游行程。
本人 总结 的 旅游攻略 :建议以后去崂山旅游的游客,乘旅游车进入太清景区后,先到太清索道售票处,购买观光缆车票,坐缆车到明霞洞景点游览完毕,步行下至上清宫,经龙潭瀑到八水河候车区,再上车前往太清宫景区,游览完毕乘车到棋盘石景区,最后到仰口景区。这样节约部分时间,可以多游览一些风景宜人的景点。避免把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上下步行游览明霞洞及景区之间来回的乘车上。
祝到崂山旅游的游客玩的开心。
崂山南线导游词相关 文章 :
1. 山东崂山导游词
2. 导游词崂山巨峰风景区
3. 导游词青岛3篇
4. 介绍青岛的导游词
5. 蓬莱仙岛导游词3篇
6. 山东半岛导游词3篇
7. 介绍青岛美景的导游词
凤凰古城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凤凰古城旅游景点必去:沈从文故居、杨家祠堂、熊希龄故居、沱江、虹桥等。
1、沈从文故居
许多人来凤凰都是为沈从文而来。因为《边城》、《湘西》等自他笔下流出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沈老曾经生活学习创作的地方位于凤凰古城营街,是一座具有浓郁湘西特色的四合院,具有明显的明清建筑风格。院落别致小巧,室内陈列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与艺术品。
2、杨家祠堂
其设计独具匠心,精巧细致。门窗上都有细致的镂空雕花,是凤凰城内保护的最好的祠堂,精美绚丽。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
3、熊希龄故居
位于凤凰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环境幽静安谧,建筑古老质朴。
4、沱江
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
5、虹桥
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是凤凰的中心,从这里去哪儿都很方便。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
内容参考:凤凰古城——百度百科
2017山西五一旅游攻略,山西五一去哪玩比较好?
山西简称“晋”,古称“三晋”,因位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华夏文明的摇篮”之美誉,境内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众多,历来深受游客的欢迎。那么今天的传统节日就为你介绍,2017山西五一劳动节去哪玩。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五台山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尧庙尧庙位于临汾市南4公里处,始建于晋代,后经唐、元、明、清历代重修增建,规模不断扩。相传临汾是尧的都城,后人为祭祀尧王的功绩,于是在这里修建了尧庙等建筑。
尧庙庙内现存五凤楼、广运殿、尧井亭及寝宫等。其中广运殿是供奉尧王的主殿,殿高27米,四周的长廊内有42根石柱,柱上雕龙刻云,工艺不俗。由于老的广运寺已毁于火灾,现在看到的寺院是近年来重新修建的。庙内还有10多座石碑,上面记载了尧王的丰功伟绩。
普救寺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的土岗上,寺院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
凤凰古城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凤凰古城旅游景点必去:沈从文故居、杨家祠堂、熊希龄故居、沱江、虹桥等。
1、沈从文故居
许多人来凤凰都是为沈从文而来。因为《边城》、《湘西》等自他笔下流出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沈老曾经生活学习创作的地方位于凤凰古城营街,是一座具有浓郁湘西特色的四合院,具有明显的明清建筑风格。院落别致小巧,室内陈列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与艺术品。
2、杨家祠堂
其设计独具匠心,精巧细致。门窗上都有细致的镂空雕花,是凤凰城内保护的最好的祠堂,精美绚丽。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
3、熊希龄故居
位于凤凰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环境幽静安谧,建筑古老质朴。
4、沱江
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
5、虹桥
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是凤凰的中心,从这里去哪儿都很方便。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
内容参考:凤凰古城——百度百科